12月28日,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主办的“2021年全国石油和化工科技创新大会”在湖北武汉召开,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李寿生、副会长李彬等领导、嘉宾出席会议,并为获奖代表颁奖。大会共表彰241项创新成果获奖(其中技术发明奖30项、科技进步奖211项)、14位青年科技突出贡献奖获得者等。bat365官网“流体力学团队”共获得技术发明一等奖2项、青年科技突出贡献奖1项。宋洪庆教授和潘滨副教授代表团队参会领奖。
朱维耀教授主持的“纳微米非均相体系提高难采油藏采收率技术及应用”及参与的“深层页岩气密切割高导流体积压裂技术与工业化应用”均获得技术发明一等奖。宋洪庆教授荣获青年科技突出贡献奖。
多年来,朱维耀教授带领的团队一直致力于难采及非常规油气藏开发理论和技术研究,在多项关键理论和技术上取得突破,成效显著。创建了纳微米非均相驱替及扩大流场有效动用范围两类提高采收率技术新途径,建立了纳微米非均相体系调驱及驱替单元渗流理论,形成了难采油藏非均相体系提高采收率方法。构建了多尺度复杂缝网表征及实施控制方法,研发了高降阻与交联可控的一体化变粘压裂液及耐高温高压差可溶桥塞,形成了深层页岩气井高导流立体缝网压裂技术。相关成果已成功应用于安塞、姬塬等低渗致密油田,胜坨、孤岛等高含水油田,鲁克沁、玉果等稠油油田。2018-2020年,先后应用6851井次,累产油978.3万吨。在威荣、丁山等页岩气区块实现了垂深4200米页岩气产量重大突破,使我国首个深层页岩气田-威荣气田30亿方产能建设全面铺开。对于推动我国难采及非常规油气藏开发具有重大意义。
宋洪庆教授在油气能源开发理论与模拟技术、地下水资源与环境保护、空间资源开发及原位利用、资源/能源与环境领域大数据分析及应用等多个领域的研究工作取得了突出成果,目前兼任大数据分析与计算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副主任、中国信息协会科学数据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基金、“973”、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纵向项目10余项;发表科研论文120余篇,其中JCR一区和二区文章33篇,SCI总引用600余次。